We can't find the internet
Attempting to reconnect
Something went wrong!
Hang in there while we get back on track
Access AI content by logging in
欢迎收听雪球和喜马拉雅联合出品的财经有深度,雪球,国内领先的集投资交流交易一体的综合财富管理平台,聪明的投资者都在这里。听众朋友们大家好,我是主播匪石-34,今天分享的稿件名字叫做全球主线-能源升级,来自只买印钞机。
我相信到了今天,大家对碳中和已经不陌生了,但是为什么全球会突然发动这样的能源升级?是石油会枯竭还是煤炭要挖空了?亦或是全球变暖的原因?我个人觉得的,传统能源离枯竭还远,全球变暖更多的还是地球自己的运行周期,人力只能是稍微缓解而已。毕竟人类能照顾好自己就不错了。撼动地球的运行周期?其实不太可能。
所以我认为,会产生全球范围内的能源升级需求,根本上来说是因为传统能源的使用效能已经到达极限。继续加大使用,其负面作用会远超正面收益。对世界各国是这样,对我们也是这样。
在世界各国,例如清洁能源起步较早的德国,已经宣布2022年放弃核电,2050年清洁能源占比达到100%,先不说这个目标是否能完成,就现在,德国清洁能源占比已经达到38%。德国的清洁能源以风电为主,光伏为辅,而我们占比只有11%。德国的清洁能源能发展到今天,是依靠着市场化的方式在发展。采取电价市场化的方式,建立电价电力交易市场来平衡各地区用电不均,以及解决各种电力搭配问题。其电网稳定性排名世界第二,一方面是依靠储能和天然气发电进行调峰,另一方面,依靠精准的电力天气预报系统来进行调节。
过去十年,德国经济保持了活力,德国工业没有被电价市场化以后的高电价打垮。而且2015年,德国实现GDP上升的同时碳排放减少。注意,德国也是一个工业国。
回看我们国内,中国的工业体量更大,作为一个发展中国家,我们的电力需求还会攀升。为了人民更好的生活,我们需要更多的能源,但是,更多的电力需求却对应着越来越高昂的环境代价。这个代价是沉重的,不可持续的。所以我们定下了碳中和的任务,要解开束缚我国工业发展的能源枷锁,为中国产业升级转型打下坚实的能源供应基础。
在最高目标之下,能源局制定了《国家能源局关于2021年风电、光伏发电开发建设有关事项的通知》文件。其核心内容是到2030年非化石能源占一次能源消费的比重达到25%左右。2021年,全国风电、光伏发电量占全社会用电量的比重达到11%左右,后续逐年提高,确保2025年非化石能源消费占一次能源消费的比重达到20%左右。《2030年前碳达峰行动方案》中更具体的规划到:到2030年,风电、太阳能发电总装机容量达到12亿千瓦以上。
碳达峰、碳中和,内涵丰富,但其根本,就是颠覆能源结构,实现可持续发展。至此我们就可以对风电、太阳能发电的发展总趋势有一个大概的认识:就是要加速建设,能建多少建多少,能建多快建多快。
同时,为了让风电、太阳能发电顺利扩张,在21年7月,发改委还制定了《关于加快推动新型储能发展的指导意见》。
意见中指出,到2025年,实现新型储能从商业化初期向规模化发展转变。新型储能技术创新能力显著提高,核心技术装备自主可控水平大幅提升,在高安全、低成本、高可靠、长寿命等方面取得长足进步,标准体系基本完善,产业体系日趋完备,市场环境和商业模式基本成熟,装机规模达3000万千瓦以上。
也就是说,与风电、太阳能发电相匹配的储能行业,也会同步扩张,迎来繁荣。
由于储能技术的发展,困扰电网的风电、太阳能发电不稳定问题也得到了解决,在21年2月的《关于推进电力源网荷储一体化和多能互补发展的指导意见》中,已经提出了要进行源网荷储一体化和多能互补。这个源网荷储一体化可以简单理解为,新建电厂都必须自己配套储能,以减轻电网压力。
其实,在我国风电、太阳能已经发展了快20年,不少早期修建的风机已经要到报废阶段。对太阳能,我相信老股民其实早都炒过一轮了,其中有些太阳能巨头,在残酷的价格战中,已经退市。
这也给大家留下一个风电,光伏仅仅是一个炒概念的印象。其实一个产业的发展,必然经历一个早期的繁荣和破灭。因为在早期,光伏风电成本高,技术也不成熟,全靠补贴在支撑,而且国内外竞争激烈,企业很难真正盈利,可以说,都不具备自我造血能力。而到了21年,技术拐点已至,其标志就是光伏,风电平价上网,电价补贴逐步退出。
平价上网意味着,光伏风电的发电成本已经足够低,现在投资新的光伏风电发电厂,已经可以盈利。比如在吉电股份的某分布式光伏建设规划中就写到,项目工程动态总投资11.34亿元,经营期内前20年上网电价0.4249元/千瓦时,后5年电价为山东燃煤基准电价0.3949元/千瓦时测算,全投资收益率6.76%,资本金收益率11.19%,投资回收期12.23年,收益较好。
这样一个收益,对资本来说其实已经相当可以了。更何况,电价市场化以后,电费的上涨,绿电交易所独有电费的溢价,这些收益都还没算。
21年除了技术拐点,政策加速支持也非常明显。其中比较核心的一个制度建设就是:建立消纳责任权重引导机制。能源局的记者问答会上,有这么一段回答。“国家不再下达各省(区、市)的年度建设规模和指标,而是坚持目标导向,测算下达各省年度可再生能源电力消纳责任权重,引导各地据此安排风电、光伏发电项目建设,推进跨省跨区风光电交易。”
也就是说,风电光伏项目的推进,以及可再生能源电力的消纳,也就是卖电问题,将会得到极大重视。可以说,未来的风电光伏发电厂的电,是不愁卖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