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e can't find the internet
Attempting to reconnect
Something went wrong!
Hang in there while we get back on track
Access AI content by logging in
欢迎收听雪球和喜马拉雅联合出品的财经有深度,雪球,国内领先的集投资交流交易一体的综合财富管理平台,聪明的投资者都在这里。听众朋友们大家好,我是主播匪石-34,今天分享的内容名字叫做拿不住好公司的心理剖析,来自顿牛。
你有没有过这样的经历?一支股票买前做了功课,干货看了不少,行业空间、企业质地、估值都能说出个一二三四,总之想清楚了。于是下单买入,决心长期持有。但在某一天看盘的时候,卖出了。原因可能是当天大跌,或者持续阴跌了一阵子,又或者头版头条又发生了一件不得了的大事。总之,卖了。你如释重负,期待一个新的开始。
接下来,如果这支股票大涨,你开始后悔,懊恼地问自己:“当时我为什么会卖出?”你再次想起了最初买入的理由,随着股价继续上涨,更坚信最初的判断。
追高是不能追高了,你狠狠掐了掐自己大腿,表情痛苦地告诫自己:“一定要吸取教训,不再犯这样的错误”。没过多久,你又卖出了一支本来打算长期持有的股票。剧情再次上演,腿上又青了一道。
我也有过这样的经历,尤其是入市早期。决定卖出的那一刻,脑子弥漫着股价大跌时的恐慌、长期不涨的煎熬、其他股票在涨就它不涨的焦灼、某个大V已经卖出、股价大涨时落袋为安的冲动……卖出的理由很多,总之,在那一刻,人被情绪左右,害怕扩大损失,只想赶快摆脱这些痛苦,此时理性已经失去约束力,支配你的是潜意识。以上的错误如果你没犯过,恭喜你,你很可能是一个世出的天才。
为什么会这样?
原因之一是预期漂移,买入前和买入后预期漂移。买入前的预期可能是三年翻倍,买入后希望马上就涨。
尤其是买入后股价恰好开始上涨,上涨让你深信自己对公司的判断是正确的,股价越涨越自信,你开始调升预期,心想“搞不好一年就能翻倍”、“万亿可期”。
当股价重新跌回成本价的时候,开始自我怀疑。你开始想要听听不同的声音,而此刻正是那些看空的信息涌现的时候。如果股价继续下跌,跌破成本价的时候,那些看空的理由占据了你的内心,你只想着保本出。此时你很痛苦,股价任何大的异动都可能触发你做出解脱痛苦的决定。而公司的基本面没有任何变化,甚至持续向好,一刻不停地为股东赚钱。
能够长期拿住好公司的投资者,都有承受这种痛苦的坚强,对股价波动保持顿感。坚强和顿感只是表象,背后是合理的预期。一个好的投资者,都要能管理好预期。即包括对公司的合理预期,也包括对自己投资能力有合理的预期。因此我很少对持仓个股言之凿凿,不喜欢给出太乐观的预测,尤其是股价。一方面是对自己的判断能力持谨慎态度,更重要的是不希望推高读者的预期,这不利于长期持有,预期过高容易酿成明明看对却亏损出局的遗憾。
一个好的的基金经理,也能管理好投资者的预期。巴菲特和芒格是这么做的,雪球很多基金经理也这么做。像方丈便经常自谦投资能力一般,不会预测市场,不会高抛低吸,对企业的看法也很可能出错。他说基金经理并不是买了别人买不到的好公司,而是帮投资者拿住他们原本可能拿不住的好公司,这实在是明智的说法和做法。
原因之二是视角漂移。买入前抱持的是投资的思维模式,看行业,看企业,看估值,以年为周期,用逻辑得出结论。买入后抱持的是投机的思维模式,天天盯着股价,以市场验证结论。用逻辑得出的结论,用市场验证,这显然是个错误的逻辑链条。一旦进入到用股价评价判断正确与否的模式,理性就被潜意识接管,情绪被触发,一再上演文章开头的剧情。
有没有可能避免?
一个正常人,总会犯情绪错误,很难完全避免。虽然我对自己的心理活动有过很多剖析,并且写下这么多,侃侃而谈,也做不到完全避免此类错误。做到尽量避免倒是有一些办法:
1、决定买入前,把买入的理由写下来,不需要太多,最好一两百字能讲清楚。
2、决定卖出前,再看看当初买入的理由有没有变化,如果没有变化,问问自己为什么要卖?坚持要卖的话,把卖出理由写下来,写的过程能够帮助你回归理性。
3、要习惯听不同意见,在投资路上,反对的观点比和你一致的观点有价值得多。
4、少看盘,只要持续看盘,必然会做出不理性的决定。这点我深有体会,大多数错误的交易都和看盘有关。
简单而言,就是要梳理出一个科学合理的决策流程,无论抱持哪种投资理念,这些流程都是共通的。然后把这些流程固化,形成好的投资习惯。好的投资习惯是获得稳定的投资能力的第一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