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777.我看过最好的经济学书

06:10

Access AI content by logging in

欢迎收听雪球和喜马拉雅联合出品的财经有深度,雪球,国内领先的集投资交流交易一体的综合财富管理平台,聪明的投资者都在这里。听众朋友们大家好,我是主播匪石-34,今天分享的内容名字叫我看过最好的经济学书,来自villike。


“经济学”对于我而言,一直“信效度”不是特别高,换句话说,我不太相信经济学。原因一方面是:经济学流派实在是太多了,都有自己的理论和观点。


关于这一点有个笑话,说“同一个经济问题,拿给5个经济学家看,他们会给你6种不同的解答,而且谁都说服不了谁”。


不同流派的经济学家,动不动就相争几十年、互相说服不了对方,虽然说世界的本质可能是复杂的,但是在一些关键问题上意见完全相反?我觉得这就不是“复杂”这么纯粹了。


我最早看经济学,看的是入门课程,曼昆的《经济学原理》,确实是好书,对于门外汉入门很合适。


再后来,就看了一些讲经济学各个流派的书,误打误撞遇到了奥地利经济学派,从米塞斯《人的行为》看到哈耶克《通往奴役之路》、《致命的自负》,在这间歇把《国富论》等知名的经济学书也看了。


看完以后,我的感觉有两个:一方面,大师就是大师,如此复杂的经济世界,有些人能够化繁为简、举重若轻,讲明白观点——先不论对错,我觉得这就不容易了。另一方面,“好像没什么用”。


如果读者中有学这个专业的,请容许我这个门外汉表达个人感受,大师们讲的有道理的那些内容,我感觉距离我这样的老百姓有点远。


当然,对于政策制定者来说,以及研究者来说,这些内容是价值连城的,我只是从一个普通人的角度说。


说回到投资来,我投资一家公司,背后是公司所处的行业,再说大一点,是行业所处的经济环境,这是个常识。这里有个很微妙的地方,我也经常会被读者们问到,再次说一下我的一个观点:行业的繁荣,是投资的非充分非必要条件。


但如果我们跳出“行业”这个颗粒度,到了“经济”这个大环境的时候,还是有必要对她进行了解的,换句话说:我认为投资者不需要成为经济学家——完全不需要,但是对于经济的了解、国家经济脉络的把握,是一名好的投资者必然会展现出兴趣的方面。


了解了这一点,我们再把视线聚焦到“中国经济”,我之前脑海中一直隐约有一些疑问,不知道你们有没有类似的感受,我举几个例子:

“都说我国建国时很穷,后面几十年也都很穷,为什么我国能在60年代就制造出原子弹?全球那么多国家,怎么我们就能造出来呢?”

“现在不光西方经济学家鼓吹市场经济好,我们国家几十年的发展也证明了这一点,为什么我们不像西方国家一样,彻底放开一些东西,比如银行利率,这样不就更加市场化了?”

“当年有那么多国家,从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型,比如当时的苏联,为什么好像成功的除了中国外没几个?”

“都知道‘投资拉动的经济不可持续、消费驱动型经济后劲十足’,为什么我们国家这几年不拼命鼓励消费,而是搞什么‘供给侧改革’?”

“按照‘均值回归’的常识,我们国家改革开放四十年,经济高速增长了四十几年,是不是接下来就会像发达国家一样,每年增长个3%就很好了?”

不得不感叹“唯有阅读可以让我们免于平庸”,最近看完了林毅夫的《解读中国经济》,上面这些问题都得到了解答。


作者的体系和思路,有一套自己的内容,他给它起的名字叫“新结构经济学”,区别于20世纪早期的“结构经济学”。其中,“结构”一词是经济学术语,指的是一个国家的产业、制度、技术等对经济发展至关重要的部分。


原来的“结构经济学”,大致主张是:

一个发展中国家,要想迅速实现“国富民强”、赶超发达国家,就一定要发展发达国家所开展的那些先进产业,而不应该去做本国原有的农业和中小工业,否则就会一直落后。


这种方式,已经被历史证明是不可行的。一些发展中国家大干快上、建立了一些所谓的“先进产业”以后,其他产业完全跟不上,这些“先进产业”也就没有了竞争力,国家经济随后陷入停滞。


作者提出的这个“新结构经济学”,会贯穿他的思路的始终,在此简单提一下,后面是情况展开,大致可以浓缩为两个词:市场竞争和有为政府。


这两个看起来老调陈词的词语,作者有他自己的组织逻辑,更重要的是——有众多成功实现经济发展的国家的实例验证。


这个逻辑翻译成白话更容易理解:


我国在一穷二白、面临外部帝国主义威胁背景下,迅速发展重工业和军工业是必然选择;


发展这些“大家伙”需要设备,我们买不起,那只能高估人民币,换成更多外币去国外买设备;虽然设备有了,但流动资金都短缺,那就“举全国之力”,企业国有,赚的钱全部收到财政、统一调配;我们都知道,“全民所有”很容易变成“没人关心”,企业效率很低,所以就要“全方位照顾”,比如给的钱要便宜、给的原材料要便宜、给的人工要便宜。工资压住了,但老百姓总是要有活路啊,所以就把所有生活必需品价格管控起来。


也正是靠上面这种方式,我国才能实现短短十几年时间,试爆成功原子弹。


过去我们看到书本上说“这是全国人民共同努力的结晶”,这可不是套话,原子弹这种“大家伙”的出现,我们的父母、祖辈,都直接或间接地做出了贡献。


但是,这种方式也必然带来了一系列的问题,到了一定时间节点,我们开始走改革开放这条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