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e can't find the internet
Attempting to reconnect
Something went wrong!
Hang in there while we get back on track
Access AI content by logging in
欢迎收听雪球和喜马拉雅联合出品的财经有深度,雪球,国内领先的集投资交流交易一体的综合财富管理平台,聪明的投资者都在这里。听众朋友们大家好,我是主播匪石-34,今天分享的内容叫猪肉行业投资框架和竞争格局,来自梦幻一步。
一、 猪肉板块投资框架
猪作为一种杂食类哺乳动物,性格温驯,适应力强,出生后5~12个月可交配,妊娠期约为4个月,平均寿命20年,一直都是华夏人民喜爱的盘中餐。据美国农业部发布的数据,2010-2018年全球的年均生猪产量在12亿头,其中中国年产7亿头左右,进口猪肉方面,中国的进口量也是遥遥领先,有数据显示,目前国内肉类消费方面,猪肉的消费量长期维持在60%左右。中国是世界上最大的猪肉生产国和消费国,猪肉是中国人饮食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所以从过去的二十多年看,猪肉板块也有点像美国可口可乐那样一样的长坡厚雪赛道。
猪肉产业链自上至下各环节大致为:种猪企业从曾祖代种猪繁育出仔猪;生猪饲养企业购买仔猪,然后饲养育肥成为可以出栏的生猪,繁育过程中种猪企业和生猪企业需要购买饲料厂和饲料和动保厂的疫苗;屠宰企业收购生猪,屠宰之后产出肉、骨、膘、内脏、血等产品;一部分经屠宰的肉类直接进入渠道销售,另一部分原料肉被肉制品企业收购并加工制成肉制品,然后进入渠道销售到消费者手中。
生猪出栏的养殖周期在我国正常是150天-180天,我国主要的商品猪杜洛克、长白和大白猪三元杂交品种会在160天左右出栏。实际上,猪的出栏养殖周期还要看养殖的模式和市场行情。
猪是一个最为明显的周期行业,生猪上下游围绕着生猪价格不断的去做出自己的决策,逻辑也很简单,价高,母猪补栏量增加,最终出来的育肥猪增加,猪价下降,然后企业和养殖户亏损,陆续开始减产,育肥猪供应减少,猪价上行。影响猪价的原因有很多,包括行业政策、生猪疫情等。
在每一轮猪周期的轮动中,企业和养殖户的表现是各不一样的,猪企利润=生猪出栏数*(生猪价格-生猪成本)。要想挣得多,在价格挣钱得情况下,母猪年均生得多,活得多,成本越低,挣得也就越多。
猪价围绕着猪蓝耳病、瘦肉精、环保政策、非洲猪疫、新冠疫情等事件而波动,生猪养殖个体也围绕着猪价去增加、减少产能。
距上一轮低点2018年5月,已过4年,目前猪企亏损严重,正邦科技上一轮盲目扩张,这一轮已经出现了债务危机,都被迫卖掉了。
二、猪肉行业目前处于哪种现状
由于疫情影响,猪价的持续低迷导致了部分产能的出清,随着国家之前不断的收储,再叠加近段时间上海疫情的控制,猪价在过去的两月一路猛涨。
最近养殖板块交易逻辑较为复杂,各种逻辑交叉环绕,一种是看猪价反转大周期,一种是看猪价反转小周期,一种是看目前猪价反弹的中期产能去化逻辑。
霍华德马克斯说:“周期的关键是定位,但定准位置很不容易”。
如果您交易的是猪价反转,那么就得认可,能繁母猪存栏已经趋势性转正和猪价所处的位置,那么结合您自己的逻辑对当下猪周期所处的位置就比较明晰了。猪价出现反转之后,需要重点关注:猪价上涨,股价涨还是不涨。如果猪价上涨,股价上涨,继续持有,猪价上涨,股价不涨,若持续1个月左右时间,高下立判。
如果您交易的是猪价反弹的中期产能去化逻辑,就得认可目前产能去化仍然不够,后期猪价还会再次落入产能去化区间。那么现在能繁母猪存栏就仍处于次高位,猪周期处于次低位。那么股价位置合适,就又会提供战略性买入机会。产能去化和历史猪周期演绎不是线性的,而是曲折复杂的。其内在机理不仅仅是和产能、盈利相关,还和猪价预期,反身性理论有关,还和时间有关。
从农业部统计的18万个新出生的仔猪数据上看,今年1-3月,新出生仔猪处于阶段性低位,加之当时阶段猪价低迷,对新出生仔猪的精细化管理,健康管理,投喂管理都会下降,加之冬季仔猪腹泻疫情的高死亡率,这样下来成活率也会打折,对应五个月后的生猪供给就会加速下滑,从而加强了猪价在这个阶段的上涨。而今年四月,五月,新出生仔猪数量环比迅速回升,截止五月到了仅次于去年月均最高点的位置,所以五个月后的猪价是否会回落以及是否在一个时间段回落到去产能区间才能验证到底是反弹还是反转,也是对农业部能繁数据权威性的一次考验。
三、猪企上市公司对比
猪肉行业作为一个万亿产值的市场,现在到底是一个怎样的竞争格局呢?
我们还是继续沿用中泰研所的研报,国内生猪养殖还是一种十分分散的格局,前十家上市猪企占比仅8.25%,基于生猪养殖上市公司的各种优势,后面集中度还是有较大提升空间的。目前主要的模式还是有以上两种:“公司+农户“模式,自育自繁自养模式。
随着猪价的上涨,未来看好肉猪业务占比高、资产负债率合理、未来出栏预期有较高增速的部分头部企业和中部企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