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e can't find the internet
Attempting to reconnect
Something went wrong!
Hang in there while we get back on track
Access AI content by logging in
欢迎收听雪球和喜马拉雅联合出品的财经有深度,雪球,国内领先的集投资交流交易一体的综合财富管理平台,聪明的投资者都在这里。听众朋友们大家好,我是主播匪石-34,今天分享的内容叫解构2023年投资策略,来自杜可君-格雷资产。
今年的经济情况如何?
经济复苏肯定是共识,问题是强复苏还是弱复苏?是持续性复苏还是会存在反复?我不是经济学家,这样的问题太难准确给出结论。不过,根据常识来说,经过这三年,人们对消费的投入预算恢复,工业生产的恢复,投资信心的恢复,都存在试探、观望、再进阶的过程。目前公开信息看很多专家对今年GDP增速的预期在5左右,基本可以反应大概的经济复苏水平。
今年估值提升的空间?
总体来说,今年估值提升是大概率事件。一是经济增长本身会因为PEG的合理性提高估值中枢,二是为了刺激经济,货币还会继续放松,没有收紧的选项。不过过去几年货币一直处于较宽松的状态,目前的主要矛盾是怎么让企业愿意融资投入生产,让居民愿意拿出储蓄去消费,所以货币宽松的边际效应不强。
市盈率提升,整体股市环境偏暖。不过应该都是温和的,出现超预期大幅提升的概率不高,如果阶段性表现过热,会存在波动和反复。仓位配置的建议,整体保持在50%-100%,根据各人波动承受能力,以及持股估值水平动态调整。
1、整体配置思路
第一原则:遵循股票池制度。没有经过团队严格筛选的股票,不作为投资考虑的范围。入池基本原则:
(1)竞争壁垒高。品牌力、渠道力、成本优势,至少具备一条。行业第一或唯一优先考虑。
(2)成长空间。对长跑能力较强、壁垒较高的企业,可适度放宽业绩要求,如消费和老字号中药;对科技创新类企业,变革较快或受政策影响较大的行业,需要比较高的业绩增速,利润30%起步,如创新药、新能源、互联网等。
第二原则:适度分散原则。医药、消费、科创、化工、互联网为主要配置方向。权重分配上优先考虑竞争壁垒,其次以PEG为工具辅助修正,PEG可接纳的范围在[0.5,1.5],超出1.5除了极个别特别稀有的股票,一般不予与考虑配置。
2、消费复苏
旅游复苏,根据文旅部的数据,春节7天,出游人3.08亿次,相对于2019年,旅游人流恢复到88%左右;旅游收入3758亿,恢复到73%左右。应该说中规中矩,但也没有太超预期。
白酒方面,代表高端的茅五批价提升,动销也很不错,代表商务的300-800价格带的销售欠佳。符合预期,高端白酒作为社交的硬通货,基本面不用担心。商务活动主流的300-800价格带,需要看2023年经济复苏的情况。总体来说,A股白酒表现不错,但市场对消费复苏预期也很高,估值没有给折扣。个人的理解会螺旋式推进,切莫在过热的情况下开新仓,否则需要较长的时间消化。长期持有的仓位,可忽略波动。
汽车销售数据回落20%,数据不好看,但符合12月行业专家给的预期。短期数据不重要,关键问题在于:特斯拉的大幅降价,给行业带来的变局。首先,新能源汽车的销售渗透率已经接近40%,整个行业的增速不可能再复制过去两年速率,行业还有红利,但躺赢的出路是没有了。未来两年新能源汽车产业链深度洗牌不可避免,国产品牌包括产业链,如何维持一超多强的局面,守住国内份额的同时,打开海外市场,这都是未来的看点。不过,从整体车辆的市占率而言,新能源汽车还有广阔的空间。是为数不多的增量赛道。
大众消费品里,乳制品、休闲食品估值都还可以,去年预期压得也比较低,把握好倒车接人的时间点介入,长期跑赢通胀应该是没问题的。
3、工业互联网
相对于面向C端客户的消费互联网,工业互利网优劣都很清晰。优点是行业刚处于发展阶段,相对于工业领域的星辰大海,目前面向B端的数字化程度还很低。我们目前先聚焦于工业品贸易的数字化阶段,事实上,工业的生产、制造、物流都存在很大数字化提升的潜力,数据、流程、知识的应用也在等待计算机、人工智能技术与各产业的进一步结合。
劣势是网络效应差很多,护城河一般都不是太深。
4、消费互联网
人口红利发展到尾声了,后续是竞争谁的服务溢价更高,开发出更多的变现曲线。跟过去10年相比,智能手机的爆发带来的第一次移动互联网的暴利阶段已经结束,大部分龙头平台企业,进入稳步增长的价值阶段。
社交互联网除了游戏、广告的基本盘,重点看短视频的商业化发力情况,特别是和抖音的竞争。云、互联网金融等领域,2020年前是被我寄予厚望的星辰大海,考虑到政策的导向,需要略微降低预期。总体来说,作为价值股还是不错的选项,也能获得稳定收益。
本地生活服务平台,依旧在高速扩张期,线下业务蓬勃发展,线上的“即时零售”也是看点。理性来说,平台人力成本确实是问题,但能保持高效的成本-运营效率,叠加网络效应,也是阻断竞争对手强大的护城河。看从什么角度看吧,反正如果让这样的平台消失,不要说那么多的外卖小哥失业,作为消费者我也第一个不答应。建议标配。
5、医药
医药我不是行家,这个行业本身也不容易找出一成不变的逻辑。从去年年底开始,我就开始有意增加医药的关注,理由也很简单:
长期看,人口红利,老龄化是未来长期的趋势。
短期看,集采的边际效应开始减弱。经过2年多的时间,集采在企业的利润和发展之间,逐渐摸索出平衡,市场也在这2年多,给大部分药企充分估值挤压的过程。
选择上,高度分散,创新药选择研发经费最多的;CXO选择订单最多的;中药选择老字号绝密配方的;资产并购选择依靠大国企背书的。医药领域的业绩很多时候不是线性增长的,很难准确判断,投资赛道的长期增长,我目前采用这个模式。
5、科创50
最近半年我也多次提及。这块的思路偏中短期,目前国家急需解决的一批卡脖子技术,以及未来重要的战略性产业,科创板承担了很重要的责任,例如芯片、军工、生物医药、光伏等。2023年两会后,新领导班子,如何延续二十大关于科创工作的指引和深化,是我们重点关注的内容。目前科创50的估值,通过两年多的消化,PEG到达了还不错的阶段,可能开启一轮2-3年的新周期。
缺点也很明显,变化快,波动大。个人投资者,如果没有信息渠道了解行业发展的最新情况,科创建议作为备选项,否则难度太大。
在整体偏暖,看多的前提下,保持中高仓位。开新仓注意节奏,复苏初始阶段进二退一很正常,当市场局部时间段感觉过热,要学会克制,否则新仓位可能承受较长的估值修复期。总之,2023年是值得期待的,希望大家今年都有好收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