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61.不要动辄“日本”

04:50

Access AI content by logging in

欢迎收听雪球和喜马拉雅联合出品的财经有深度,雪球,国内领先的集投资交流交易一体的综合财富管理平台,聪明的投资者都在这里。听众朋友们大家好,我是主播匪石-34,今天分享的内容叫不要动辄“日本”,来自荒原资产凌鹏。


中国投资界有种深度的“日本症结”,觉得城投和地产都不可维系,中国迟早要重蹈日本失落的30年。关于此点,我有两点看法:


第一,日本是不是真的“失落了30年”?


我2006年入行的第一份工作就是研究日本当年的经济和泡沫,这是我的转正报告。在做过深度研究后,我就对主流看法深表怀疑,主流的“失落30年”无非建立在日本过去30年人均GDP徘徊不前的基础上。


这是事实!可问题是日本是在人均GDP4.4万美金的基础上停滞的,彼时美国的人均GDP才2.8万美金,亚洲四小龙、四小虎大多不到2万美金。所以,与其说是日本的经济停滞,还不如说由于国土和人口的限制,日本在上世纪九十年代就已经达到极限,过去30年一直停留在这个高位不断完善。就像马刺主帅波波维奇“批评”勒布朗·詹姆斯“20年没有任何进步,因为他2003年18岁进联盟时候就是“25+5+5的数据,维持了20年”。


另外,过去30年日本真的毫无进步吗?关于此点详见日本前任央行行长白川方明的自传《动荡的岁月》,白川方明从1972年开始为日本央行服役,共计39年、完整亲历了那年泡沫的产生和陨落。他用详细的数据展示了日本社会过去30年的变化:比如平均劳动时间下降30%、教育程度提升、基础科学发展等等,这些难道不是社会的进步?单纯用人均GDP一个指标是否有失偏颇?


第二,城投和地产真的无解吗?


先说地产。我相信经过过去两年的暴雷,地产的风险已经释放掉很多。中国居民的储蓄率高、房贷抵押杠杆低、房贷衍生程度低,中国不太可能出现美国“次贷危机”的情形。


中国地产的风险应该在于开发贷以及由此引发的银行及上下游风险,关于这点确实和当年日本危机前的情况有点类似。但中国高层从2012年就着手排雷。


第一步就是撇清地产和银行的关系,从2012年开始中国银行业开发贷的占比不断降低。当然在这个过程中,不能直接给地产断贷,国家鼓励信托和非银给地产房贷、部分替代银行的功能,因此信托业迎来了最好的十年。


第二步就是2015年以后通过“供给侧改革”修复中上游行业的资产负债表,恢复其盈利能力。因此,到了2020年中国银行业基本完成不良处理、上中游的资产负债表也修复完成,在这样的底气下才敢对地产下重手。


时至今日,我认为地产的很多风险已经消去,接下来就交给时间来慢慢消化。不得不说,中国高层在处理这次地产危机中的表现非常漂亮。


接下来谈谈城投,很多人认为地产倒了、接下来就是城投,因为城投的很大部分资金来自“土地财政”。


城投和地产不同!城投的泡沫没有地产那么大。中国地产的泡沫巨大,这从很多指标都可以看出,但城投的泡沫没那么大。由于城投替代了政府的职能,所以其负债应该属于政府债务。


这一块具体有多大,没有定论,但普遍认为地方债务加中央债务占中国名义GDP的比重少于80%。如果这个数字属实,那中国政府的债务水平是很低的,比美国的150%和日本的250%要低很多。并且中国政府的大部分债务用于建设,不像欧洲那样发债支付工资和养老金。


不断累积的城投负债怎么办?从2015年以后,中国政府就着手解决该事,比如允许省级政府发债,进行债务置换等等,实在不行印钱就可以了!


中国政府的货币政策很克制,很多在国际上通用多年的方法在中国都明令禁止。在美国,央行非常购买国债和地方政府债务,必要时候还可以购买一些大型公司的债务。因此,只要中国政府改变观念、类似上世纪90年代一样,中国的债务问题就还有很大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