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e can't find the internet
Attempting to reconnect
Something went wrong!
Hang in there while we get back on track
Access AI content by logging in
欢迎收听雪球和喜马拉雅联合出品的财经有深度,雪球,国内领先的集投资交流交易一体的综合财富管理平台,聪明的投资者都在这里。听众朋友们大家好,我是主播匪石-34,今天分享的内容叫一个投资中被95%的人都忽视的概念,来自零城逆影。
如果你看过很多优秀投资人的访谈,你会发现,他们介绍自己赚钱最多的投资案例时,经常举到的例子就是贵州茅台、格力电器、爱尔眼科。
这3个是最多的,尤其是茅台,张坤、朱少醒、林园、段永平、冯柳等大佬都与之有过交集。其他常见案例还有五粮液、片仔癀、泸州老窖等等。
为什么在举例时,很少有人说长春高新、恒瑞医药、闻泰科技宝信软件....这些也是百倍牛股呀,甚至有些收益率更高。
这说明即使是牛逼的投资人,也未必在这些牛股上赚到了很多钱。这就涉及到了今天要讨论的话题——收益的可见性和可得性。
一、可见性和可得性的概念
很多人复盘过去,发现一些股票或基金取得了非常高的收益,回溯其上涨的缘由也是清晰可见。丰厚收益和逻辑复盘都具有“可见性”,于是捶胸顿足,责怪自己为什么没能获得这个丰厚的收益。
然而,百倍股和十倍基众多,最初的买入者也不少,但最后真正能获得十倍百倍收益的人却寥寥无几,这就涉及到了另一个重要概念——“可得性”。
“可得性”也可以被称为“确定性”。我觉得,事前来看,用“确定性”这个词比较好;事后来看,则用“可得性”。提高确定性的办法之一是提高认知深度,这样才能在大涨前买入,并一直持有,最终将走势跑出来的收益转化为实际获得的收益。
但实际上,很多牛股或牛基,在事前是无法建立很高的认知。由于信息披露、世界变化、信息复杂、技术变化、偶发事件等原因,你究其所能,也无法提升到那种可以坚定持有的认知程度。
这不是你努力去研究就有用的,对股票的认知深度终究是有个极限的,不同股票可触及的深度不一样,但无论如何我们都无法掌握事情的全貌真相,无法预测未来。
举个例子,比如一种商业模式突然被另一种新的商业模式替代,或者一种创新技术的出现突然代替了另一种,你是在事前根本是无法预测的。
这就意味着,有些股票的历史收益或许很高,实际上的可得性却很低,是镜中花水中月。那么对于此类股票,我们还有必要责怪自己最后没赚到收益吗?当然没必要,因为没有人能做到。
尤其是元宇宙、培育钻石这种偏概念的短期炒作,我们更没必要懊悔自己为什么没有早点发现,这种偏事件性的收益,可得性都非常低。
二、可见不可得的案例
回到开头说的,为什么这么多投资大师举的案例都是同样这几只稀松平常的股票?
实际上这种难度太大了,没人能做到。即使有人成功了,吹嘘自己有这样的投资案例,那你不妨再问问他的历史收益,一个成功案例的背后可能是几十个失败的案例。
大家观察一下那些达成百倍、却很少背用作案例的个股,你会发现他们有两大特点:
一是行业难度比较大,比如医药、TMT,都是研究起来门槛比较高的行业。
二是波动比较大,医药、科技、能源等板块都是波动性很强的。波动越大,对认知深度的要求就越高。
不排除有人确实能在这种股票上赚到钱,但案例非常少,比较有代表性的有两个:
一是段永平持有网易和拼多多赚了几百倍,网易是因为段永平本来就是做游戏行业的,他了解这个行业;拼多多是因为他很早就认识创始人黄铮,还带他去和巴菲特吃饭。
二是最牛散户刘元生,他持有万科赚了700多倍,也是因为他在王石还没开办万科前就认识他。
咱们普通人是不可能具备他们这种先天优势和认知深度的,所以就不要指望自己能赚到这种百倍的投资机会了。
还有一个比较搞笑的反例:据说2005年,马化腾想以300万的价格把QQ卖给搜狐的张朝阳,结果张朝阳只愿意出个60万的友情价。
像腾讯这样后来的大牛股,作为创始人的马化腾自己都差点贱卖,另一个行业资深大佬的张朝阳却不愿意买。那你想想,这样的股票,尤其是在早期,是否具备很高可得性呢?2005年以来,腾讯也涨了400多倍....
不要太在意高收益,而是去思考背后的可得性
大部分人都习惯于去看一个基金或股票的历史收益率,没去思考它的可得性究竟有多少。所以,提高可得性的关键,首先是认识到可得性这个概念。透过收益的表象,思考自己能不能真正获得收益。
这不意味着我们放弃追求高收益,而是规避那些可见不可得的所谓“高收益”带给我们的干扰,让自己的预期收益更符合真实可得性。
不断学习,多维度分析,认知越深,收益越可得。
放弃高难度标的,优先去摘“低垂的果实”
除了深度研究,也一定要认识到,研究的深度是有极限的。有些股票,深度研究后确定性或许能达到80%,但是有些股票再怎么努力研究也只能达到40%。前者是低难度,后者高难度。
那么,假如他们的潜在收益率差不多,就没必要去买那些高难度的投资标的,优先去摘那些“低垂的果实”。许多投资大师都强调确定性,不做复杂、高难度、链条长的投资判断。巴菲特也说,投资没必要去跨越七尺栏,查理芒格更是不买科技股。
甚至我觉得对普通投资者来说,适度放弃高收益、高难度的标的,只投资低收益、低难度的投资品种也是可以的。
我探讨的主要是长期投资,短期投资偏博弈,因此很难说什么确定性。此外,基金投资者也同样面临可见性与可得性的问题。比如富国天惠10年10倍、17年16倍真的具有“可得性”吗?有哪些基金经理真正赚到了自己基金的收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