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e can't find the internet
Attempting to reconnect
Something went wrong!
Hang in there while we get back on track
Access AI content by logging in
欢迎收听雪球和喜马拉雅联合出品的财经有深度,雪球,国内领先的集投资交流交易一体的综合财富管理平台,聪明的投资者都在这里。听众朋友们大家好,我是主播匪石-34,今天分享的内容叫关于银行里的中特估,来自ice_招行谷子地。
最近,我看到银行板块论坛里关于中特估的讨论多了起来。很多人说今年炒作中特估概念,所以国有大行的涨幅碾压股份行了,赶紧抛了招行,平银,宁波这些成长性银行吧。
其实,我个人并不反对中特估这个炒作,特别是应用于银行板块。实际上,我在很早之前就提出了和中特估相似的概念。2021年9月14日,我提到未来巨型国企央企在共同富裕指导下其价值将会被重新认知,估值会重估。
在过去几十年,国企一直因为效率低而饱受诟病。虽然,国企也在通过内在革新提升效率,但是和私企那种为了赚钱可以放弃一切的效率比,国企做事的底线要高不少。以往社会舆论过度强调了国企的效率低而选择性地遗忘了国企对社会基础架构的公平所作出的贡献。以共同富裕理念提出为标志,未来10年整个社会将会重新认识这些巨型国企的作用,而与之对应的是其市场估值的变化。
2022年4月2日,我发帖提出:
未来5-10年,买国企经济支柱行业,能挣钱能分红估值低的大央企大国企。共同富裕的大方向决定了国企要做大做强多分红,这些企业的估值体系要重估。
代表:银行,电信,能源,电力,交运
这些观点也就是如今被市场炒作的“中特估”题材。
中国的国企一直以来在资本市场上无法得到持续的认同,估值明显低于市场均值,特别是在海外市场。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巨型国企和央企的运作不完全以商业逻辑为标准。
中国的股市主要为融资服务,需要国企脱困的时候炒作五朵金花,需要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时候创业板行情,需要攻坚科技卡脖子攻城的时候炒作新能源,芯片。
此次中特估的炒作也有类似的背景:第一,是巨型央企国企的估值已经跌到甚至跌破净资产,严重影响了这些企业的再融资,特别是银行业。由于国家需要这些企业肩负一定的社会责任,所以融资能力还是要保持的。
第二,我国即将进入老龄化社会,社保缺口显而易见,国家可以用来填补社保缺口的资产中,央企国企的股权是其中重要的部分。所以,最近两年我们看到很多央企划转股份充实社保,增加社保的造血能力。
当然,行情的发动光有目的没有实质性利好推动也是很难维持的。比如,如果没有国家推动新能源采购,那么新能源企业的业绩没有增长,概念的炒作自然也就很难持久。中特估也是一样的道理。炒作背景需求和实质性利好互为表里,缺一不可。
中特估的炒作推动在基本面上主要有2个推手:1,央企考核机制改变,增加了对ROE的考核。这使得央企的领导有意愿提升企业的ROE。2,分红率提升,国家现在鼓励央企加大分红补充财政。当然,增加分红本身也能提升企业的ROE。
这才是中特估炒作背后的目的和驱动力。所以,这就决定了中特估的炒作不是短期一两个月甚至一两个季度的事情,而可能是一个比较长期的事。
但是,中特估的炒作不会像题材股炒作那样特别疯,一年涨3-5倍。中特估炒作的目的是恢复央企国企相对合理的估值体系,而不是将其炒出泡沫。所以,中特估的炒作可能是炒一段,歇一段,炒完一个行业再换另一个行业,然后慢慢等待业绩增长或分红提升来做实基本面。
具体到银行业,可能最终的目标是要将银行业的整体估值恢复到市净率0.8-1左右,便于银行业进行正常的股权再融资。但是,需要提醒投资者的是,任何概念的炒作都需要基本面的支撑,银行业更是如此。任何脱离基本面的题材炒作,最终都是接盘侠付出巨大的代价。比如:当初炒作上海自贸区概念的时候,交行,浦发作为地头蛇被游资大肆炒作拉升。然后就是一地鸡毛,被炒作的标的用后面几年的时间来还账。
短时间内决定银行股价的是资金偏好,拉长到几年甚至十年的视角,决定股价的一定是基本面,分红的增长,EPS的增长,利润的增长,这些才是长期估值的基石。投资者需要想清楚自己挣得是什么钱,如果想不清楚那么可能就是糊里糊涂赚钱,再糊里糊涂赔光。
最后重申一遍,我不反对以中特估的概念拉动银行股特别是国有大行的行情。但是,大家应该对行情的持久性和中间的颠簸有充分的思想准备。任何脱离基本面的概念炒作,最终都是要有人付出代价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