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35.持仓梳理--多面格力

09:00

Access AI content by logging in

欢迎收听雪球和喜马拉雅联合出品的财经有深度,雪球,国内领先的集投资交流交易一体的综合财富管理平台,聪明的投资者都在这里。听众朋友们大家好,我是主播匪石-34,今天分享的内容叫持仓梳理--多面格力,来自庶人哑士。


我目前持有格力的仓位约9%,论业务的庞杂,它不及腾讯;论业绩的波动,它不及分众;论经营的复杂,它远不及招行;论主业的竞争优势,它远超汤臣。可它却是最难捉摸的一家公司。


因为持有格力,之前一直屁股决定脑袋,只看到它好的地方,这次想把视线聚焦到它不好的那一面。


还是一家卖空调的公司


格力22年营收1890亿,扣除甲供材料的其他业务358亿,剩下的1532亿构成如下:空调1349亿,工业制品76亿,绿色能源47亿,生活电器45.6亿,智能装备4.3亿,其他10.1亿,空调占营收的88%。


工业制品虽然增速翻倍有余,但体量太小。哪怕接下来两年仍然翻倍,依然也只有300亿的营收。


生活电器,喊了很多年了。但因为渠道与空调业务差异太大,还是半死不活。从营收的体量上来看,格力仍然是一家卖空调的公司。从这么多年的多元化成果来看,我倒是希望它就这么一直卖下去。可是,近年来它一直不安分,从做手机,到搞新能源车。


2015年,格力正式进入了手机行业,寄希望于以手机、空调等作为入口,切入智能家居赛道。有点儿类似于东阿阿胶秦玉峰当年的“以肉谋皮”战略,听上去很美,实际上根本走不通。


小米低估了空调的壁垒,格力也低估了手机的难度。最终他们都在对方的领域里一败涂地。整个智能家居行业,也依然还像90年代的空调一样,还在打群架,看不到赢家。


几乎同时被董明珠看上的,还有珠海银隆。这是另外一个故事。


银隆始末


关于董明珠与银隆的恩怨情仇,网上有很多公开资料,最详细是财新出的专题报道。我只是简单说一下来龙去脉和几点看法。


银隆成立于2009年。15年2月获得第一轮融资,估值40亿元。15年12月,获得第二轮融资,估值67亿元。


2016年8月,在董明珠的主导下,格力准备以发行股票购买资产的方式,按130亿元的估值全部收购银隆。但在16年11月的投票中,收购计划因中小股东反对告吹。


同年12月,董明珠又以个人名义,与万达、京东等一起收购了银隆22.46%的股份,个人出资10亿元,持股7.46%。之后又增持了10%的股份,将持股比例提升至17.46%,成为第二大股东,前前后后砸了20来亿。


入主之后,发现银隆并不是想象的那样,实控人魏银仓、孙国华不仅与董明珠经营理念冲突,还存在关联交易的资金问题,后又在上市问题上严重冲突。魏银仓想要不顾一切冲刺上市,董明珠希望能够“干干净净的上市”,二者彻底决裂。


除了内忧,还有外患。银隆当时之所以能吸引一众大佬砸下真金白银,还是有两把刷子的。2017年新能源客车以6626辆的年销量排全国第四,2018年则以7278辆销量排第三。但这一切都是建立在国家的高额补贴之下,随着国家补贴的减少,银隆的销售也出现了断崖式下滑,2019年的销量锐减至2708辆。


同时,新能源车的财政补贴是销售后才补贴车企,所以银隆有大量的应收款。后来政府为了防止骗补贴,需要每辆车跑到一定公里数后,才发放补贴--应收款账期被拉长到两年以上。再叠加公司2017年以来动辄百亿元的扩产计划,公司现金流空前紧张,扩产计划被搁浅,市场占有率继续下降。


后来,魏银仓出逃,孙国华等其余若干高管被刑拘,银隆风雨飘摇,眼看就要倒下。


在2021年10月,格力以5.4元/股(估值60亿)的价格拍下银隆3.36亿股,耗资18.3亿元,持股比例为30.47%,董也将自己持有的17.46%的股份的表决权委托给格力,银隆就此成为格力的控股子公司。


关于银隆这件事,我有几点看法:


1.董明珠当时是真的很看好银隆,她当时想让格力收购银隆,也是真的为了格力好。否则她不可能自己砸下20亿的真金白银,去充当格力的试毒银针。


2. 银隆她真的看走眼了,无论什么原因,看走眼的锅她得背,代价也得自己承担。


3. 后面格力收购银隆的股份,有不忘初心,也有私心。银隆的经营状况、财务数据都摆在那里,它要是彻底倒了,20亿的真金白银就彻底打水漂了。


4. 成也性格,败也性格。作为长期关注格力的人,早就很熟悉我们掌舵人的性格了,《行棋无悔》中的董明珠和收购银隆的董明珠,是同一个人。而现在,我们还需要仰仗同一个董明珠,替我们打赢渠道改革这场攻坚战。


银隆这件事情上,我不想再过多纠结。站在格力股东和董明珠的角度,我都真心希望银隆能好起来。只是,它带来了一个问题:为什么格力那么晚才急吼吼的想要跨界做新能源?


成也空调,败也空调。


单从竞争优势的角度来看,空调是家电行业仅次于厨电的好赛道。如果把市场规模算在内,空调就是最好的家电赛道。


1990年代到20世纪初,空调行业经历了残酷的打群架阶段后,格力、美的两强争霸,海尔、海信喝汤的竞争格局已经形成。虽偶有奥克斯搅局,但撼动不了整体格局。大家的日子都越来越好过,而龙头格力的日子更是太好过了。


格力的营收从2000年的61.8亿,增长至14年的1400亿,增长22.6倍。同期的净利润,由2.6亿增长至142.5亿,增长54.8倍。


日子一好过,就容易忘乎所以,躺在巨额利润上不思进取。不思进取的,有管理层,也有渠道伙伴。同样的事情,也曾发生在汤臣倍健身上,汤臣的破局之道,是大单品。


在美的、海尔大力发展冰箱、洗衣机、小家电等业务、全力出海时、积极拥抱线上化时,格力还卖空调。


2015年,格力营收、净利润首次负增长,彼时格力如梦初醒,开始求变。然而,变的方向却跨界造手机、造新能源车。


直到20年疫情爆发,才下定决心刮骨疗伤,开启渠道变革,至今仍未见成功。这些经营策略的结果,就是格力营收在14年被美的、19年被海尔反超后,被越拉越大。


空调虽然是白电行业最好的赛道,净利润率远高于冰洗、小家电,但是格力的净利润也在19年被美的反超,差距也是越拉越大,与海尔的差距也越来越小。


格力是我自己动手分析的第一批公司,当时对于公司治理这个有些虚的概念理解不够深刻。看过更多公司,有了一些经验之后,回过头来看,可以看得更清楚一些。格力的公司治理缺陷,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股权结构缺陷、管理层缺陷。格力走到今天,是个不大不小的奇迹。


这次梳理之后,我想明白了:现在家电行业竞争格局非常稳定,三大巨头都有自己独特的优势业务,短时间内你干不掉我,我也干不掉你。这种情况下,市场更看重市场的成长性,而不是净利率和ROE。


过去几年,无论营收还是净利润,美的和海尔的成长性确实都更高好,加上美的、海尔的营收构成更多元、海外业务占比高、股权结构和管理更有优势、业绩波动小、成长性更佳等劣势,格力估值长期低于美的和海尔,不冤。


空调行业的天花板,已经被市场讨论了很多年了。目前空调行业已经过了高速成长期,未来年化能有个3%~5%的增长空间就已经不错了。格力短期内业绩增长的潜力,就来自于渠道改革红利。


对于这么一家空调主业营收基本不会有大的增长,多元化尚未成功,甚至格力钛可能会走向多元恶化的一家企业,我倾向于把它作为一张收息债券。我目前持有9%的格力,不会再买入,是否卖出取决于有没有更好的标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