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287.从定价出发谈比亚迪的竞争策略

05:58

Access AI content by logging in

欢迎收听雪球和喜马拉雅联合出品的财经有深度雪球国内领先的集投资交流交易一体的综合财富管理平台聪明的投资者都在这里。听众朋友们大家好我是主播匪石,今天分享的内容叫从定价出发谈比亚迪的竞争策略,来自皮皮大王的小王。

定价策略有三大类别:

成本导向定价法:包括成本加成定价、边际成本定价、盈亏平衡定价

需求导向定价法:包括认知导向定价法、逆向定价法、习惯定价法

竞争导向定价法:包括随行就市定价法、差别定价法、密封投标定价法

最早的合资车企定价是认知导向定价,就是消费者觉得产品值多少钱,那就定多少钱。例如80年代引进的大众桑塔纳,德方建议定价8万元,而在中方的运作下,实际早期市场售价一直二十多万元,并且供不应求。

随后的合资车企定价从认知导向定价逐渐往成本加成定价发展,对于一些高端车型,例如奥迪A6、阿尔法、普拉多这些,仍然是超高定价上再加价,爱买不买。而中低端车型,雅阁、凯美瑞、朗逸、君威、凯越、卡罗拉等,则是成本加成定价,以稳定的价格走量。

在并行发展的日子里,国产自主车企主要还是紧盯竞争对手的差别定价法,通常的做法是匹配或者接近同级别合资车的性能,但是提供折扣近半的价格。例如比亚迪F3、长城哈佛、奇瑞瑞虎等。强大的性价比使得自主车企能够农村包围城市,掌握一部分稳定的用户群。

岁月静好、风平浪静、泾渭分明、相安无事。就这么过去二十年。直到特斯拉以新能源崭新物种的雷霆之姿,闯入了一潭死水的燃油车旧世界。当然了,仍然用的是认知导向定价法,因为都是以性能为锚,和燃油车跨越N级对标,而且竞争者寥寥,所以特斯拉M3、X、S使劲定价,毛利之高晃瞎了资本市场。

大家发现没有,其实到这个时候,整个汽车旧世界仍然安详的一批,国内自主车企把持低端车型,合资车企在中高端老旧车型上安心躺着差价,外国豪华品牌连一个像样的对手都没有。

然而天有不测之风云,地有祸福旦夕,中国新能源军团,他来了~

蔚小理上来就高举高打,以新能源之性能,豪华车之设计和服务,拿起国内企业擅长的差别定价法(性价比大法),舍得自己连年亏损,也要把国外中高端品牌拉下马。零跑、埃安、五菱在20万以下区间,接连猛戳合资车的肺管子。比亚迪使出性价比大法的升级版,超级性价比!不仅价格油电同价,性能远远领先,使用成本还低到不可思议,价格区间更是从6万打到110万。

旧军阀们不怕新势力军团,他们才多大量,我就用燃油车的盈利陪新势力玩,自己再慢慢转型。这个战略本来是没什么问题的,新势力军团一个亏损赛一个,出局的车企比留下来的多几倍。可是奈何有比亚迪这个BUG玩家,不仅全产业链自研、自产,而且三年内进行前所未有地超级扩产,将自身产能从100万辆/年,扩产至500万辆+/年。这种背水一战的方式,不成功便成仁的做法,合资车企是真的遭不住了。

如果用定价策略来描述,那是竞争导向的差别定价法为基石,加上成本加成定价,用一句话来形容,这是“都得死”的玩法。投资者都知道,有戴维斯双击,盈利和估值同时上涨导致股价加速上涨。比亚迪这是产学研三连,在成本、科技、新能源市占率上连续三个COMBO。当强势品牌全方位对标弱势品牌玩“性价比”,那弱势品牌只能公平地全回家。

新能源车企里只有比亚迪和特斯拉达到了完全规模效应,埃安和理想摸到了规模效应的边(30万辆/年),别的车企都是亏本赚吆喝,那么就让他们再多卖点,帮助车市更早地完成油到电的转化。反正在制造业里,从没有听说过卖的越多亏的越多,还能活下去的先例。

世界是由中低收入人群组成的,全球80亿人,发达地区:发展中地区人口比例是1:6;美国3.28亿人,其中50%人拥有的财富仅占全美家庭财富的1.9%;我国大专以上学历人口仅占总人口16.5%,有6亿人官方年收入不到12000。汽车是大型工业品,就要回归工业品的属性,好用便宜就应该是他最闪亮的属性。

世界销量第一车企丰田,单车均价18.5万,第二车企大众,单车均价16.2万,第三车企现代起亚,12万。为什么他们拿了前三,因为他们把基本盘占住了。均价30万的特斯拉,顶着全球车企第一市值的光环,占着可谓吃独食的美加市场,可他的销量增长如意吗?

有迪友说,产品价格由低往高难打,由高往低容易。其实这只是消费品领域的惯性思维,我们的冰箱、电视、空调、洗衣机,从低往上打,十多年过去,高端的索尼、松下、西门子如今在哪里?份额有多少?华为从下往上打,从仿造、到制造、到创造,从通信、手机到算力底座,靠的是研发的投入,科技的引领。当全世界都没有卫星电话,仅此一家时,难道你的产品还不是高端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