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303.行情的底层逻辑

05:47

Access AI content by logging in

欢迎收听雪球和喜马拉雅联合出品的财经有深度雪球国内领先的集投资交流交易一体的综合财富管理平台聪明的投资者都在这里。听众朋友们大家好我是主播匪石,今天分享的内容叫行情的底层逻辑,来自泡沫艺术家。

很多人总说A股烂,不看基本面,实际上A股是非常讲求基本面逻辑的,否则无法形成有序的牛熊大周期波动的。

拉长周期来看,市场其实就是故事叙事。而市场上的故事之所以能演变为2-3年牛市行情周期的,是因为有长线资金不断相信了这个故事,用钱投票,将其资金沉淀在了市场中,从而形成了长期大趋势。这其实就是所谓的“底部买故事,顶部卖故事”。

而单纯的“小作文”是无法形成大级别牛市行情的,看看这两年市场流行的炒作方式就明了了——写小作文煽风,游资对板块点火,然后量化疯怼抬轿。然后呢?短期兴奋之后,A字杀,炒出一地鸡毛。因为里面的资金就是为了短线获利的,压根就不相信“小作文”的那个故事的。

所以任何大级别的行情形成,都是必然有大级别底层基本面逻辑支撑的,那样才能让长线资金不断相信那个故事,形成市场自我强化。

从基金重仓股走势举例,可以明显看到14年中-21年一直初处于超大级别的牛市,15年与18年其实都是次级调整罢了。

对于这种超级牛市周期的走势,想过背后的原因吗?个人认为可以总结为以下几点:

1.周期行业:15年后地产触底开始走强,到了17-18年进入了本周期的超景气阶段。地产超景气会拉动上游钢铁水泥玻璃等周期品需求,与其后周期的家装、家电等产业链,自然也不会落下为其提供资金的金融股。当然20年之后美联储再次流动性助攻了周期品,降低了全球的资金成本水平,很多大宗价格也被炒上了天。

2.消费赛道:对应的就是白酒、酱油、保健品等品种。

3.半导体芯片:本轮半导体周期其实很大程度上是美联储超量印钱引发的,市场疯炒游戏币,造成硬件产品整体出现了半金融化属性,原来本应不断贬值的显卡摇身一变成了“最佳理财产品”,甚至一度到了一卡难求的程度。

4.新能源替代:品种太多了,从新能源汽车到上游的锂矿。

这里写的很简单,但是你看看这四大板块:周期+消费+半导体+新能源,不就是结构牛的四大主线吗?

而通过财报你会看到:

周期行业的钢煤水泥有色兑现了业绩爆发;消费赛道的白酒等兑现了业绩与稳定增长;半导体芯片兑现了成长;新能源兑现了成长。

还觉得A股是瞎炒吗?所以大级别行情,必有大级别逻辑的。

而现在呢?下面说的可能很多人会有点不舒服,但却是事实。

1.周期行业:地产下行,上下游产业链需求端与资金端都在承压。同时美联储从量化宽松,变为了量化紧缩,周期品被从需求端到美元流动性被“内外双打”。

2.消费赛道:21年初基金流动性抱团到极致,现在高定价低打折,估值还是很高。而且基民这两年亏惨了,投资情绪上会PTSD很多年的,估计需要等下一代没有这个痛苦回忆的投资者了,跟当初美股漂亮50简直是复制的。

3.半导体:随着游戏币炒作结束,半导体硬件金融化属性没了,现在只能炒头部公司的AI硬件,内卷哦。

4.新能源:通过最近特斯拉财报就能看到,产能预期上去了,需求端下降,造成毛利率大幅承压。

为什么持续走熊,因为对于主线品种而言,曾经的上涨要素,从21年后逐渐全变成下跌要素了。其实港股也一样的,那些一路跌,一路抄底的“价投”,根本不看基本面逻辑的。

港股主力品种是跟地产强相关的宏观类与平台互联网,地产不说了,而互联网是20年跟着美股疯炒的,当时是个平台股都“诗与远方”估值高到离谱,本质跟游戏币一样,是廉价美元流动性无处宣泄的结果。而现在这两个品种基本面如何?

而且港股金融底层跟A股还不一样,因为港币等同于美元,所以美联储放水时等同于港币被动放水,本质上必须流动性跟着量化宽松才能保证联系汇率不过度升值的,港股想不炒都不行。

而现在美联储量化紧缩,美债都快怼上5%了,相当于拿着美元就能吃高息,想想美元流动性压力有多大。而且港币不是“本土美元”,是“海外美元”,流动性虹吸下承压更大。因为本土美元还有个逆回购一直当流动性缓冲了,海外美元纯被吸流动性。

而美联储高利率周期会持续多久?天知道,反正通胀在金融端形成反身性了,明显下不去,只能寄希望于鹰酱赶紧雷。

所以港股其实是基本面与流动性“双杀”,那些图便宜一路抄底的“价投”,实际上还锚定在过去了,根本没看到已经发生变化的根本逻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