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e can't find the internet
Attempting to reconnect
Something went wrong!
Hang in there while we get back on track
Access AI content by logging in
欢迎收听雪球和喜马拉雅联合出品的财经有深度雪球国内领先的集投资交流交易一体的综合财富管理平台,聪明的投资者都在这里。听众朋友们大家好我是主播匪石,今天分享的内容叫造船厂控制接单节奏的底层逻辑,来自hengshu。
造船厂在上行周期的核心要义就是控制接单速度并提高船坞的流转速度。
控制接单速度的目的在于,一方面随着新造船指数不断提高,越到后面首付比例越高,造船厂的现金流越来越漂亮;另一方面也可以强化上下游的话语权,并适当补充产能,控制行业产能提升速度。这两方面是相辅相成且不断强化的,也就是说造船厂通过控制接单速度,反而现金流不断优化,话语权不断提高。
提高船坞的流转速度的目的在于,在不新建产能的情况下,充分发挥已有产能的利用率,同时进一步将低质产能淘汰出局。目前国内主流造船厂的产能基本都在满负荷运转,产能利用率基本已经接近100%。我们可以看到,一二线船厂手持订单排产到2027年,而小船厂接不到单,也符合这一逻辑。
下面从两个角度分析国内外造船厂接单节奏的差异。首先是分析国内造船厂近4年以来接单情况,随后对中韩两国的接单节奏差异进行比较。
1、中国船舶接单量在21年、23年出现高峰,2022年控制了接单,仅为21年一半左右,形成了一个“大小年”的小周期,同期国内其他造船厂和韩国造船厂均无此特征;
2、完工量数据中国船舶和国内其他造船厂基本保持同步增速,中国船舶增速甚至略高于其他造船厂。中国船舶增速高我个人分析主要有几个因素,一是外高桥的生产放量,二是手持订单的高修载比。从另一方面来说,广船和江南的手持速度还有进一步提升空间,后面我们有机会看到中国船舶的生产进一步放量;
3、由于前两方面的因素,生产速度略高于国内其他造船厂,接单速度周期控制略低于国内其他造船厂,所以中国船舶的生产保障系数的增长要慢于国内其他造船厂。目前国内其他造船厂生产时间来到了3.8年以上,已经非常接近韩国的4年;而中国船舶手持订单的生产时间仅为3.3年左右,比国内其他造船厂和韩国要少半年时间,也就是说在后面高价订单的接单上将具备更强的竞争力。
中韩两国造船厂接单节奏对比
首先给出结论:中韩两国造船厂的节奏具有明显差异,韩国由于LNG船产业链具备较大优势,所以在本轮上升周期挑单明显,仅接高价值订单。中国造船厂利用产能提升优势、价格优势和劳动力优势,提高船坞流转速度,不断提升市场份额。具体来看,两国接单节奏差异如下:
1、韩国先发制人,接单提前饱和。本轮上升周期以来,韩国21、22年新接订单均为1600万修正吨,但受限于劳动力基本无新增产能,导致生产保障系数超过4年,产能提前饱和,23年预计新签1000万修正吨,达到新签与完工量平衡;
2、中国量价取胜,产能扩张后发制人。中国年新签订单从2021年以来分别为2400、2100、2500。中国造船厂价格比韩国造船厂平均低15%左右,2022年放缓节奏,23年接单已经超过2021年,而23年新造船比2022年又要高10%,所以中国通过晚接单并没有在这轮周期吃亏,反而扩大了市场份额。其中中国船舶在大小年节奏把握方面在国内造船厂里表现更加出色。
国内造船厂在本轮周期通过产能提升不断提高市场份额,头部造船厂通过合理控制接单节奏,不断提升竞争力,产业集中度不断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