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e can't find the internet
Attempting to reconnect
Something went wrong!
Hang in there while we get back on track
Access AI content by logging in
欢迎收听雪球和喜马拉雅联合出品的财经有深度雪球国内领先的集投资交流交易一体的综合财富管理平台,聪明的投资者都在这里。听众朋友们大家好我是主播匪石,今天分享的内容叫六个问题,带你读懂低空经济,来自表舅是养基大户。
从股市结构性的角度出发,特别是从投资成长风格的角度出发,最值得观察、跟踪、研究之一的,其实是,低空经济板块,观察的标的,是万得低空经济指数。
从趋势看,春节前行情开启,几乎一路向上,2个月的涨幅,已经超过65%,也就是说,春节后,任何时候加入这个概念的队伍,都能赚钱。
我帮大家,再把低空经济的逻辑,捋一捋,相信看完这篇,你就知道市场为什么炒、炒的是什么、有没有长逻辑,这六个关键问题了。
第一,低空经济,低空的低,有多低?
美国“阿帕奇”武装直升机能飞到6000米的高度,我们的舰载机歼15战斗机的最大飞行高度是2万米,而普通的民航飞机,巡航(也就是长距离的几乎平飞)高度通常是9000米到12500米之间,但实际需要的空域,大概在6000米到2万米之间。
也就是说,6000米以上,肯定是不让用的。
而实际的低空经济,官方定义,是3000米以下,而大家更熟悉的无人机,使用高度在300米以内,普通电动飞行器使用的高度是1000米以下。
换句话说,官方定义的低空经济,比较宽泛,是3000米以下,而实际经济效用,或者和普通人比较相关的,是1000米以下,目前已经开始大规模应用的,更加狭义的低空经济——无人机,只需要300米以下的空域就行了。
第二,低空经济,怎么理解“经济”?
经济,无非就是各种应用,特别是商业化的应用。
低空经济+物流。这个很容易理解,原来提到物流,就说要打通最后一公里,本来只能靠快递小哥用人肉打通,现在可以用无人机,做到真正的点对点了。
低空经济+农业,也很容易理解,我国的东北平原、乌克兰大平原、美国的密西西比河流域,是世界三大优质黑土种植区,我们以前看美国人的农场,打农药,都是雇人驾驶小飞机,从空中撒,但在国内,这个不太可行,一方面成本太高,另一方面除了大规模农场外,我们更多的,还是块状的没那么大的农田,那么无人机打农药,是更经济的做法。
低空经济+旅游,德邦证券,做了一个测算,用电动飞行器,从上海飞到普陀山礼佛,成本来回也就6000多,点对点只需要47分钟,经济效用,完爆直升机。大家会说,那自己开车不是更经济?但你要相信,是有很多有支付能力的人,为了少坐几个小时的车,去支付溢价的。
低空经济+消防,我给大家举个例子,08年汶川地震的时候,我们的民航系统,能派出救援的直升机,一共是,35台,而实际发挥作用的大中型直升机,更是只有19台,捉襟见肘,而日本,从95年的阪神地震后,就构建了直升机应急救援体系,可以做到20分钟覆盖全日本,这就是我们努力的方向,通过商业化应用,最终实现紧急时刻的社会价值。
低空经济+应急,以前的狗血剧里,有一个场景,就是女主出车祸,需要某种特殊型号的血,但医院没库存了,紧急调用又来不及,最后只能把自己断绝关系多年的亲生父亲叫来输血,以后,这种狗血剧就没啥场景了,因为,已经有医院,开始用上无人机送医疗器材了,医药冷链大发展。
当然,低空经济在军事上的作用也是极大的,这个,大家在近期冲突中,已经见识过了,在无人机面前,满身武器的士兵,基本就是人为刀俎,我为鱼肉的状态。
这是说的低空经济的应用领域。
第三,低空经济,为何“概念端”率先爆发?
这里有两个细分的子问题。其一,为什么之前不行?民间有一句话,“你头顶的三米以上归空军管”。
美国的民航系统管理着85%的空域,而我们的民航系统,只管了20%的空域,其他都需要上头审批。
就像你买了辆车,目的是可以灵活出行,节省时间,但结果你每次想开车出门前,都得提前申请,获得批准后才能开出小区,有时候你已经开到小区门口了,保安突然给你敬了个礼,说,“对不起,流量管控,您不能出门”,那这车还买了有什么意思?
所以,过往的管控模式,极大地抑制了商业化的需求端。
其二,为什么现在行了?核心是政策全面放开。
2023年12月,民航局发布各种方法指引规定规定300米以下空域为非管制空域,将空域划分为7类,部分区域地方政府成立专门的低空空域管理机构来推动。
这块,其实早有先兆。
我们的空域管理,最早归属军事部门。但2021年进行了改革,最高管理名字改成了中央空中交通管理委员会,也就是说,实际的管理权,发生了更替。所以2023年之后的一系列变化,其实早在计划中了,都属于军民融合,解放生产力的一部分。
从管制,到管理,一字之差,但极其关键。
至此,低空经济,低空飞行器,未来的出行权与管理权,都在地方政府手中了,相比之前,地方管制放松、空域放宽,那很多应用场景就会出现,例如城市内点对点快速载人,物流等。
这就是为何,23年年底,低空经济概念开始迅速扩张,表面上是写到报告里、以及两个方法文件的催化,实际上,是自上而下,早有计划的。
第四,低空经济,为何“产业端”大有可为?
最主要是政策支持。从拉动经济的角度看,交通领域,有几块大的产业,一是高速公路,我们已经是世界之最了,扩张幅度有限,二是高铁网络,我们也是世界第一了,再扩张经济效用就很低了,三是地铁,但很多城市的地铁项目已经不被批准了,四是公路跑的新能源车,这块还在大力推进,已经开始进入收获期,未来目标是收割全世界,五是民航机场,但基本也就是个线性增长,且和高铁有挤出关系,苏州这种经济大市,想建个机场,都困难重重。
而低空经济,是交通板块,未来拉动经济的巨大潜在引擎。
并且,我们的航天发动机等,远远落后于国外,但无人机已经全球领先,而我们全球领先的新能源产业链优势,使得在电动飞行器这种电动化的垂直升降飞行器上,我们的优势,可以直接复用,实现弯道超车。
所以,中央想搞,这个很明确,无非就是帮地方扫除障碍,特别是空域管制的障碍。
在我国,新产业的快速发展,既离不开中央政策的支持,也需要地方这一推手。
有些新产业,复杂度较高,尽管有国家政策鼓励,但地方政府并不知道怎么做,也与其核心利益不完全匹配。
例如去年炒得很火的数据要素,强如北上广深这样的政府,除了把原有相关人员整编为数据局或集团,建个展示作用远大于实际意义的数据交易中心外,也不知道以何为抓手与怎么去变现。AI也是一样,地方政府能做的也就是买些算力,支持下本地科创企业。
地方政府最喜欢的还是新能源这样的制造业,引导难度低、投资规模大、新增就业多、产业链长,还代表新兴产业,尤其是合肥与蔚来的合作案例被过度封神后,各个地方政府不管资源禀赋,都积极引入整车厂与零部件企业,尽管最后看到了青岛、南通等一地鸡毛,但并不妨碍那几年的政绩。
低空经济的产业特点,完美匹配了国家政策鼓励与地方政府擅长这两个发展要素。
国家政策层面,低空经济首次写入了政府工作报告是这轮行情的引爆点,让大家很容易想到当时的新能源车成为战略性行业的定位。之后国家又出台了各种鼓励性政策,甚至不排除国家补贴也在路上。
地方政府层面,低空经济需要增加大量基础建设。地方低空经济发展,需要从建造垂直起降平台,再到到采购雷达、空管系统,软硬一体,让官员们想起了13年开始大建智慧城市美好时光。
第五,低空经济,未来怎么走?
目前低空经济,正如早期的新能源车投资阶段,行业里谁能最终跑出来,成为龙头公司的能见度极低。如同13~15年A股炒作最猛的那些新能源公司现在很多都从行业里消失一般。因此这个阶段,不用去过多在意公司的质地,这是方向性选择。
对于投资者而言,可以选择不相信,但一定要理解其背后的逻辑,从而把它作为机构目前风险偏好观察的显性指标,这也是一种价值。
第六,低空经济,对个人有什么影响?
不要送外卖、不要送快递,这些未来都会被无人机淘汰。第一时间加入咱们保安的队伍,避免未来的失业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