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e can't find the internet
Attempting to reconnect
Something went wrong!
Hang in there while we get back on track

Access AI content by logging in
欢迎收听雪球出品的财经有深度,雪球,国内领先的集投资交流交易一体的综合财富管理平台,聪明的投资者都在这里。今天分享的内容叫一石三鸟,浅谈分众收购新潮的选择,来自火鸟台风。
尽管不会对广告行业格局产生影响,但依然不妨碍这是一笔双赢的交易。不管是对于分众,还是对于梯媒行业,都是意义深远。
从分众角度来说,有三个好处:
第一个好处,是业绩直接增厚
新潮传媒尚未上市,其具体业绩数据难以获取,但我们可以进行一个简单的测算。
根据公开数据,截至2024年9月30日,新潮传媒已在全国200多座城市布局了约74万部智能屏。关键问题在于,这约74万部智能屏能够带来多少利润?
这个问题,有很多人测算过。如果新潮传媒的盈利能力与分众传媒相近,74万部智能屏可以带来的净利润大约在11亿元左右。
显而易见,此次收购将使分众传媒在规模上更上一层楼。但实际上,这笔收购,不是简单的1+1=2的算术题,而是1+1大于2的合作。
第二个好处,是资源的增厚。
正如前文所述,新潮传媒已在全国200多座城市布局了约74万部智能屏。完成收购后,这些点位资源都将纳入分众传媒的版图。
从我个人的观察来看,两者的强强联合并非单纯的点位数量增加,而是实现了能力互补。一方面,新潮传媒的点位主要集中在中腰部城市,而分众传媒则在一线和新一线城市占据优势,这种区域互补能够扩大分众传媒的市场覆盖范围。另一方面,新潮传媒的社区场景数据与分众传媒的商务场景数据融合后,能够实现资产的协同增效。
这种互补性,对于分众传媒来说,能够为更多客户创造更大的价值。例如,不同客户有不同的偏好。奢侈品品牌通常偏爱一二线城市,而像蜜雪冰城、洗衣粉这类产品;还有一些品类,比如水饺,通常只投三四五线城市。
这些资源的加入,意味着分众传媒将拥有更强的定价权。户外媒体生意有点类似平台逻辑,点位越多,吸引的广告主越多,匹配度也更强,有望给分众传媒带来更快的客户增长和更大的客户价值。
第三个好处,是价格战的风险在很大程度上被消除。
熟悉梯媒的朋友都知道,这个产业玩家还是比较多的,新潮说自己刚入行的时候,大约有1500多个选手。这么多选手,整体的竞争还是相对比较激烈。
过去,分众和新潮为了争夺市场份额而大打价格战,后来暂缓,但是也大大影响了盈利能力。因为价格一旦下降,其实很难上升。虽然可以通过AI等技术手段摊低成本,但总归有影响。
更重要的是,价格战就像是一把剑悬在头上,成为压制梯媒产业估值的重要因素。而随着收购完成,过去由于竞争激烈、价格战这些风险,将被消除。
综合来看,此次分众传媒收购新潮传媒在短期和中长期都有明显的利好作用。短期来看,收购将直接增厚分众传媒的业绩;中长期来看,资源整合将推动服务能力的增强,消除价格战将提升分众传媒的盈利能力。
从产业的角度来说,也释放了积极的信号:
去年,行业比较唏嘘的新闻是华语传媒在年中宣布停止运营。作为行业的头部企业之一,华语传媒的遭遇比较让人感慨。但也确实在说明,在政策的支持下,梯媒在上演出清的过程。
目前,可能仍在出清的过程中。去年11月,新潮传媒的张继学在接受采访时预估,当时行业内尚存约500家企业,随着产业的持续演进,未来可能会进一步出清至300家左右。这清晰地表明,行业正稳步迈向终局阶段。在这一过程中,产业资源不断整合,低效产能逐步被淘汰,市场结构愈发趋于合理,为行业后续的良性发展奠定坚实基础。
越是这个产业发展的关键时刻,越是需要头部企业发挥引领作用,来促进行业朝着更积极的方向发展。实际上,分众此次收购,也就是体现了头部企业的引领作用,有力地推动行业走向健康博弈的重大质变。
长久以来,分众传媒始终坚定不移地追求高质量增长,在市场竞争中凭借优质的资源、高效的运营以及卓越的品牌影响力,树立了行业标杆。如今,分众传媒与新潮传媒从曾经针锋相对的竞争对手转变为携手共进的队友,这一转变蕴含着深刻的战略意图,进一步向市场传递出提升行业整体质量的强烈信号。
从本质上说,这一举措意在警醒整个行业,是时候摆脱内卷的泥沼,坚决避免毫无意义的内耗。企业应将更多的精力、资源和智慧聚焦于服务用户这一核心使命之上。当行业摒弃了过度竞争带来的负面效应,把重心转移到满足用户需求、提升服务品质时,接下来整个行业必然会顺势进入一个更注重发展质量的崭新时代。
在这个过程中,压制整个行业估值的负面因素也会烟消云散。从投资角度来说,梯媒行业也将逐步迎来更好的投资时代。